城內(nèi)熱火朝天的籌備著守城事宜。
城外的明軍也在做著攻城的準備!
一架架云梯,井闌,盾車,呂公車被加急制造了出來。
城內(nèi)城外一片熱火朝天!
戰(zhàn)爭一觸即發(fā)!
冬!冬冬!冬!冬冬冬!
戰(zhàn)鼓聲如同雷鳴般響起!
明軍的軍陣動了,黑壓壓一片人喊殺著,揮舞著兵器,推著攻城器械,涌向了重慶城。
一架架云梯,攻城錘,一輛輛井闌,呂公車,向著城墻而去!
轟!轟轟!
這是清軍的城防炮開火了!
城頭忽的騰起濃密的硝煙,一枚枚炮彈好似不要錢般,向著準備攻城的明軍砸去。
炮彈落地,翻滾旋轉(zhuǎn)間,肆意的釋放著動能,在地上砸出一個個大坑,沙土飛揚。
轟的一聲巨響,一枚炮彈命中了一輛云梯車,順帶還命中了一名明軍士兵。
只是瞬間,云梯車嘩啦啦的崩散成了滿地的木片碎屑。
那被被炮彈砸中的明軍士兵,瞬間上半身便變成了一片血霧肉泥。
好些個盾車也是被炮彈擊中!
但是,盾車上蒙著牛皮,濕棉被,盾車的夾板里還填充著沙土。
雖然推的時候很沉重,但抗炮擊的能力還是不錯的!
炮彈砸在盾車上,瞬間盾車嘩啦啦的碎成了一片。
但卻也卸去了炮彈上攜帶的動能!
推著盾車的幾人有的被當場震死,有的則是被盾車破碎之后的木片扎成了刺猬。
但是,有盾車做緩沖,盾車后的大多數(shù)人,卻是都還活著。
明軍不斷的向前進攻,那些攻城器械距離城墻也是越來越近!
轟!轟轟!
這是明軍陣中的火炮在開火還擊。
一枚枚攻城重炮的炮彈惡狠狠的砸在城墻上,城墻外的磚石層迅速破碎,碎石磚塊,撲簌簌的掉落。
露出了磚石里的夯土!
古代的城墻分為磚墻和土墻,顧名思義,土墻就是夯土城墻。
磚墻的話,其實是包了磚的夯土城墻。
也就是說,古代的城墻,夯土才是主體。
動輒十好幾米的夯土層,實心炮彈想把城墻給砸塌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有的炮彈落在了城頭,迸濺起大量的磚石碎屑,打的守城的清軍和民夫頭破血流。
有點炮彈越過城墻,落在了城內(nèi)。
炮彈翻滾旋轉(zhuǎn)間,將一棟棟的房屋變成了廢墟。
甚至有燒紅的炮彈被打進城內(nèi),想要起到縱火的效果。
只是,重慶這邊的空氣濕度比較大,燒紅的炮彈落地,也只能出現(xiàn)一陣陣的煙霧,想要點燃建筑也是很難的。
戰(zhàn)場上無比的熱鬧!
炮聲隆隆,硝煙彌漫!
雙方士兵的喊殺聲,慘叫聲,接連不斷的響起,就沒有停下過。
明軍士兵頂著炮擊的巨大傷亡,終于沖到了重慶城下。
只是,他們還沒來得及發(fā)起進攻!
城頭便有一陣陣的箭雨落下!
一枚枚箭失劃過優(yōu)美的拋物線,射向了城下的明軍。
噗嗤!噗嗤!
箭失入肉的聲音不斷的響起,城下的明軍即使舉著盾牌,也是成片成片的倒在了地上。
箭失篤篤篤的釘在盾牌上,不時的就會有那么幾枚箭失,從盾牌的縫隙中射入,貫穿人體,鮮血飆射。
慘叫聲不斷的響起!
明軍也在還擊,弓箭手組成方陣,不停的彎弓搭箭,和城頭上的清軍對射。
雙方互有傷亡!
但由于地形的緣故,清軍是居高臨下的射擊的,占了極大的優(yōu)勢。
于此同時,城頭的滾木礌石,也開始向著城下拋投。
不斷的明軍士兵被砸的頭破血流,慘叫聲不斷的響起。
但是,最可怕的不是滾木礌石,也不是弓箭,而是被熬煮的十分粘稠,還散發(fā)著濃濃惡臭的金汁。
金汁迎頭澆下,燙的城下的明軍士卒發(fā)出一陣陣的慘叫。
有人被當成燙死了,有人則只是被燙傷!
但只是被燙傷,卻不一定是幸運!
金汁是煮沸了的糞水,里面還添加著砒霜,石灰,稍微碰到一點,傷口就會潰爛發(fā)炎。
然后在痛苦中掙扎慘叫,最后失去生命!
以這個時代的醫(yī)療條件,被金汁燙傷,大概率是沒救的!
第二百零四章鏖戰(zhàn)重慶(二)
城上城下喊殺聲一片,士兵們盡情的揮灑著自己的鮮血!
哈拜率領(lǐng)千余滿洲八旗兵上場了!
他們一人雙馬,縱馬殺入了戰(zhàn)場,馬背上挎著弓箭。
一千騎兵如同瞬間散開,三五人一隊,向著城墻殺回去。
他們并非頭鐵的,要去騎馬撞城墻。
而是準備利用騎兵的機動,以及他們優(yōu)秀的射術(shù),給守城的敵軍以殺傷。
騎兵縱馬從城外掠過,馬背上的騎士彎弓搭箭,一枚枚箭失向著城頭而去。
噗嗤!噗嗤!噗嗤!
在戰(zhàn)馬加速度的帶動下,箭失的殺傷力更強。
有棉甲防護的清軍綠營兵還好說,由于是在城頭,還穿著棉甲,即使被箭失射中,也不一定會死。
現(xiàn)在還是清初,不是清末,綠營兵也是有一定數(shù)量的棉甲的,質(zhì)量上也算是有保證。